(資料圖)
不動產登記工作是服務企業和群眾的直接窗口,是打通政務服務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聊城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周忠安提交《關于不動產登記進鎮街促進營商環境再提升的意見建議》提案,提案中說,聊城市應在全市鎮街設置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窗口,實現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就近辦、及時辦”,進一步促進營商環境的再提升。
周忠安委員說,近年來,聊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迅速,不動產登記需求不斷增加。按照省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相關要求,已完全實現“收一套材料、一次性告知、及一表申請”,且利用全省“一網通辦”平臺開展了網上申請、免費郵寄等業務。以高唐縣為例,目前已在全縣城區范圍內,以點狀鋪設便民服務點72個,有效地解決了城區內企業及個人就近辦理不動產登記的需求。
他建議的具體措施包括:在全市各鎮街設置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窗口,業務范圍包含:農民宅基地與房屋的不動產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權相關登記、企事業單位土地及房屋首次登記、抵押登記等業務(涉稅及情況復雜的不動產登記業務,需至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當地居民可就近選擇便民服務站進行咨詢、申請并辦理相關業務,并且在家門口就能拿到不動產權證書。
登記機構以組織集中培訓、上門現場指導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提高便民窗口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服務水平,使他們盡快熟悉業務,并高水平的開展工作,同時登記機構精選業務骨干成立技術指導隊伍,為便民窗口提供7×24小時技術支持,確保各鎮街的便民服務窗口在辦理不動產登記相關業務時能夠有序推進、順利承接,推動實現更多便民事項“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在窗口明顯位置放置不動產登記中心服務指南,設立統一的監督投訴電話,及時受理、處理群眾在便民服務窗口辦理業務時的投訴建議。
今年8月,聊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答復,關于該提案提出的在全市各鄉鎮設立便民服務點的措施,市局組織全市8個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及業務骨干進行了研究、起草了方案,內容包括工作點設置、人員配置、設備配置、技術服務、檔案管理等。當前,聊城市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主體工作已基本完成,這項工作聊城走在了全省前頭,但在檔案電子化、掛接不動產登記業務系統等方面各縣(市、區)進展不一,造成全市鄉鎮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站布點工作暫時進展不利。
根據聊城工作實際,擬確定在工作基礎較好的高唐縣、陽谷縣、茌平區開展在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服務窗口試點工作。同時,市局督促全市各縣(市、區)盡快完成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登記檔案電子化及掛接不動產登記業務系統等工作,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在鄉鎮(街道)設立不動產登記服務窗口。市局將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支持和指導,提供經各縣(市、區)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研討通過的《聊城市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不動產登記服務窗口實施方案》供參考。
關鍵詞: